曼等乡:热土上的万亩草,“牛”转困局出实效
近年来,根据山地多、气候温和、牛产业发展基础好等实际情况,且随着养殖规模不断扩大,草料饲养供养不足等问题成为了最大的难题,曼等乡因地制宜发展巨菌草种植,为壮大肉牛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2020年初,曼等乡共计引进巨菌草种20余吨,并在曼等村大山头小组种植点示范种植300余亩,以前1亩本地草只能养殖1头牛,现在引进的亩产10吨的巨菌草可以养殖3头牛,极大的填补了曼等乡肉牛养殖对草料供养不足的空白。截至2022年初,曼等乡巨菌草种植规模已扩大至2660亩,再加上之前退耕还草种植的其它各类草种18904亩,现在曼等乡全境已种植有饲草21564亩,成为名副其实的“万亩”草山大乡。
按照曼等乡的实际情况,每亩产量按10吨/茬计算,每吨草料打包成青储饲料后出售价格在500元/吨左右,一年每亩山地收割一次可收入5000元左右,如果按照每年收割3次计算,一年每亩山地种植巨菌草的收入在15000元左右,如果是销售草种,按照一年一割,每吨1200元的价格出售,效益也是很可观的,要比以前种植包谷等传统作物效益高的多。

如今,曼等乡的巨菌草种植已初具规模,除了能够自给自足之外,草种已经远销景谷县、西盟县等地,近销县域各兄弟乡镇,加工后的青储饲料更是远销大理等多地州,成了景东县有名的巨菌草种植、加工、出售一条龙产业链的乡镇。截至2021年12月,曼等乡已养牛13139头,一跃成为普洱市养牛重点乡镇,并获得“普洱市2021年度关于加快肉牛产业发展十条措施奖补资金”50万元,肉牛产业发展正式步入快车道。(文/图 曼等乡 谢春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