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东彝族自治县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景东彝族自治县自然资源局
景东彝族自治县统计局

景东彝族自治县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
主要数据公报
按照国家、省统一部署,景东县自2018年12月组织开展了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以下简称“三调”)工作。在市委、市政府、各乡(镇)人民政府和各有关部门的通力协作下,在全县各级调查机构和调查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以2019年12月31日为标准时点汇总数据,建立了覆盖全县的国土调查数据库,并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先进技术构建了融合、共享、联动的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共享平台。“三调”全面采用优于1米分辨率的卫星遥感影像制作调查底图,广泛应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无人机等新技术,创新运用“互联网+调查”机制,全流程严格实行质量管控,3年来,73名调查机构管理人员和调查人员先后参与,汇集了19.5899万个地类图斑,全面查清了全县国土利用状况,掌握了各类国土资源家底。
现将全县主要地类数据公布如下:
(一)耕地44862.97公顷(672944.55亩)。其中水田7540.57公顷(113108.55亩),占16.81%;水浇地93.10公顷(1396.50亩),占0.21%;旱地37229.30公顷(558439.50亩),占82.98%。文井镇、大朝山东镇、龙街乡、花山镇等4个乡(镇)耕地面积较大,占全县耕地的44.78%。
全县耕地全部位于一年三熟制地区。
位于2度以下坡度(含2度)的耕地2544.15公顷(38162.25亩),占全县耕地的5.67%;位于2~6度坡度(含6度)的耕地2136.60公顷(32049.00亩),占4.76%;位于6~15度坡度(含15度)的耕地6452.90公顷(96793.50亩),占14.38%;位于15~25度坡度(含25度)的耕地16167.50公顷(242512.50亩),占36.04%;位于25度以上坡度的耕地17561.82公顷(263427.30亩),占39.15%。
(二)园地40312.52公顷(604687.80亩)。其中果园21074.20公顷(316113.00亩),占52.28%;茶园14804.01公顷(222060.15亩),占36.72%;橡胶园881.65公顷(13224.75亩),占2.19%;其他园地3552.66公顷(53289.90亩),占8.81%。园地主要分布在安定镇、漫湾镇、大朝山东镇、文井镇等4个乡(镇),占全县园地的46.50%。
(三)林地319027.74公顷(4785416.10亩)。其中乔木林地307350.42公顷(4610256.30亩),占96.34%;竹林地2690.96公顷(40364.40亩),占0.84%;灌木林地5606.15公顷(84092.25亩),占1.76%;其他林地3380.21公顷(50703.15亩),占1.06%。锦屏镇、文井镇、大朝山东镇等3个乡(镇)林地面积较大,占全县林地的45.38%。
(四)草地2682.37公顷(40235.55亩)。其中天然牧草地0.09公顷(1.35亩);人工牧草地28.93公顷(433.95亩),占1.08%;其他草地2653.35公顷(39800.25亩),占98.92%。草地主要分布在文井镇、大朝山东镇、太忠镇、曼等乡等4个乡(镇),占全县草地的57.16%。
(五)湿地326.50公顷(4897.50亩)。湿地是“三调”新增的一级地类(包括7个二级地类),景东县涉及1个二级地类。为内陆滩涂326.50公顷(4897.50亩),占100%;全县无沼泽草地、红树林地、森林沼泽、灌丛沼泽、沿海滩涂和沼泽地6个湿地二级地类的分布。湿地主要分布在锦屏镇、文井镇、大朝山东镇3个乡(镇),占全县湿地的73.13%。
(六)城镇村及工矿用地9956.29公顷(149344.35亩)。其中建制镇687.58公顷(10313.70亩),占6.91%;村庄8823.44公顷(132351.60亩),占88.62%;采矿用地405.15公顷(6077.25亩),占4.07%;风景名胜及特殊用地40.12公顷(601.80亩),占0.40%;全县城镇村及工矿用地中无二级地类城市分布。
(七)交通运输用地5600.00公顷(84000.00亩)。其中公路用地1158.30公顷(17374.50亩),占20.68%;农村道路4440.05公顷(66600.75亩),占79.29%;港口码头用地1.46公顷(21.90亩),占0.03%;管道运输用地0.19公顷(2.85亩);全县无轨道交通用地、铁路用地、机场用地3个二级地类的分布。
(八)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5092.38公顷(76385.70亩)。其中河流水面2766.03公顷(41490.45亩),占54.32%;水库水面1978.13公顷(29671.95亩),占38.84%;坑塘水面198.86公顷(2982.90亩),占3.91%;沟渠67.34公顷(1010.10亩),占1.32%;水工建筑用地82.02公顷(1230.30亩),占1.61%;全县无湖泊水面、冰川及永久积雪2个二级地类的分布。锦屏镇、文井镇、漫湾镇、大朝山东镇4个乡(镇)的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分布较多,占全县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的59.56%。
“三调”是一次重大国情国力调查,是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也是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后统一开展的自然资源基础调查。“三调”数据成果全面客观反映了景东县国土利用状况,也反映出耕地保护、生态建设、集约节约用地方面存在的问题,必须准确分析原因,深入揭示发展变化趋势,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加以改进,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和自然资源管理工作。要坚持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持底线思维,压实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耕地保护责任,实行党政同责。要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严格管控“非粮化”,从严控制耕地转为其他农用地。坚持问题导向,从严查处各类违法违规占用耕地或改变耕地用途行为。规范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确保完成国家规划下达的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目标任务,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要坚持系统观念,强化规划引领作用,因地制宜,统筹生态建设。要坚持集约节约,合理确定新增建设用地规模,提高土地开发利用效率。继续推动城乡存量建设用地开发利用,完善政府引导市场参与的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政策体系。强化土地使用标准和集约节约用地评价,大力推广应用节地技术和节地模式。
“三调”成果是景东县制定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战略规划、重要政策举措的基本依据。要加强“三调”成果共享应用,将“三调”成果作为国土空间规划和各类有关专项规划的统一基数、统一底图,推进县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景东彝族自治县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景东彝族自治县自然资源局 景东彝族自治县统计局
2022年5月30日
景东彝族自治县自然资源局 2022年5月30日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