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量山傲然屹立,直入云霄,南北走向的山脊将这里的子民分在东西两侧,形成东西不同的风景。西坡茂密树林中隐藏着掘石建房、依山而居的村寨:林街乡丁帕村磨刀河小组。这里四季宜人,风景秀丽,被称为林街乡最美的村寨,那今天我们前往磨刀河小组,去探访那里的美丽景色。


翻过林街乡丁帕村的金鼎山,就来到了磨刀河。磨刀河小组绿树葱茏,满山松柏、核桃、茶树相间生长。只见挂满核桃的树枝随风摇摆,与原本耸立在山里的松柏浓墨的绿形成鲜明的对比,整个山野遍布了醉人的油油嫩绿。


才刚到磨刀河小组的村口,就能看到片石堆砌建造起来的房屋,在成片的核桃林中,若隐若现。这里果然是一个名副其实核桃树掩映下的美丽村寨。



山间一座座石片垒砌起来的农家小院错落撒在绿色之中。村民就近取材,一片片石头经过能工巧匠的手,整齐堆叠,成为住房的墙体;房屋顺势而建,成为高低错落的面楼和主房,敞亮的小院与当地的地势完美结合,房前屋后生长了成百年、几十年的古茶树作为天然栅栏,高高张扬的核桃树作为护卫,形成绿野中的别样风景。



顺着曲径通幽的小径一路寻去,忽听蜜蜂嗡嗡的哼唱声,一个养蜂基地隐藏在磨刀河深处,举目四望,到处跳动着绿色的音符。其间可以看到一个忙碌的身影,和四周的纯粹景色融为一体,显得无限和谐。这个一出生便生活在磨刀河的老人普昌文,是村里第一个开始养蜂的人。在磨刀河生活了六十多年的他已经被磨刀河淳朴的民风所浸透,养成了大山一样豁达乐观的性格。


村民普昌文说:“山清水秀,在我们这里海拔不算高,山清水秀的,四季基本上是气温不高也不低。反正我们是土生土长,我从娘胎里出生就在这里,在我们地方这个蜜蜂非常适合养,从各方面来说都很适合在我们这里。”
坐在普昌文的养蜂小栈,喝上一杯山间清泉烧制的白开,再品上一匙生态香醇的蜂蜜,对面是宛如一条白丝带的磨刀河,沉下心来,慢慢欣赏“飞瀑穿林”的景致,叮咚山泉间,总有些犹抱琵琶半遮面的遐想,仿佛远离凡尘俗世,置身于世外桃源。


磨刀河,山水田野,村落庄影,一派与世无争的繁荣景象。磨刀河有几百亩近千棵的大茶树,树干需要两个人才能合抱,让很多所谓“茶王、茶后”们在他面前有几分惭愧,人们用“泰山归来不看山,金鼎归来不看茶”的言语来表达心中对美丽磨刀河的深深敬意。

举目四野,云在脚下,云海沉静。随风蒸腾的云雾从脚下奔向太阳、化向天边,如腾云驾雾的仙居一般,慵懒的牛羊成群结队在核桃林中漫步,宛若一副载着浓浓乡愁的悠然画卷。


越往里走,大自然的馨香为夏日的烦热送来纯天然的空调,低海拔地区的闷热难耐瞬间消散,纯天然的绿野带来沁人心脾的清爽,空气少了汽车尾气的熏扰,天然的绿色屏障呈现世外桃源般的养生天堂。走在被骡马踏出深槽的古道上,想象着曾经深山幽林马帮行、马铃儿悠的景象,几多震撼,几多安然、几多惬意。

磨刀河水清澈,水流潺潺,携裹着无数白珍珠般的气泡,泉水从深邃的溪谷的裂缝中涌出,带着愉快的滔滔不绝的潺潺声流淌着,像知音的琴弦,弹着清脆悦耳的旋律。山涧里腾起的层层雾气,带着沁人心脾的凉气,给人以舒适安逸、心旷神怡的感觉。 清清的泉水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总是那样不急不忙,慢悠悠地流着,流着,流向肥沃的土地,流向茂密的山林,也流向人们的心田。

这里就已经是磨刀河小组的尽头了,再往上走就进入了无量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一路走来我真非常的感叹大自然的无私馈赠,给了林街乡如此丰富的自然资源,也养育了勤劳、淳朴的林街人民,美丽的磨刀河等着您来。(叶兆林/文 李江/视频 魏启勇 李茜/图)

小编特别提醒:磨刀河村隶属于云南省普洱市景东彝族自治县林街乡丁帕村委会,属于山区。位于林街乡政府东边,距离村委会8公里,距离乡政府27公里,距离景东县城120公里。国土面积1.3平方公里,海拔2100米,年平均气温18℃,年降水量1400毫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