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长臂猿日 | 探访无量山深处的树冠精灵——西黑冠长臂猿
10月24日是国际长臂猿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于2015年将每年的这一天设为国际长臂猿日,旨在引起社会公众对长臂猿的关注,号召社会力量联合起来,为保护长臂猿采取积极行动。下面,就请跟随记者到景东县境内的无量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一起去探访被称为树冠精灵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西黑冠长臂猿吧。
西黑冠长臂猿

早晨天刚亮,无量山大寨子监测站四周已经开始传来一阵阵长臂猿的鸣叫声。而此时,监测员也开始了他们新一天的工作——寻找到西黑冠长臂猿,并记录下它们的活动轨迹以及行为习性。

跟随监测员,记者也开始了对西黑冠长臂猿的探访之旅,走了大约半个小时左右,监测员在一片林子停下脚步,顺着他手指的方向,记者见到了正在树上摘野果吃的西黑冠长臂猿,只见它们身上的毛发有的全身黑色,有的则是黄色,其中一只黄色的长臂猿胸前还抱着一只毛发黑色的小猿。

在吃饱后,这群长臂猿开始向另外一片林子飞攀而去,当记者和监测员追赶到他们停留的林子时,只见在一棵树的树枝上,一只毛发黄色的母猿正在帮公猿梳理毛发,在它们附近,四只黑色长臂猿在林子里上蹿下跳追逐打闹。


西黑冠长臂猿为典型树栖小型猿类,主要生活在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森林生态系统中,属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评估为极度濒危物种。

在我国,这一濒危物种主要分布在云南省的无量山和哀牢山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周边区域。位于普洱市的景东县,无量山和哀牢山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其境内均有分布,是国内为数不多同时拥有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县,这里同时也是西黑冠长臂猿分布数量最多的县,2008年被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授予中国黑冠长臂猿之乡称号。

近年来,景东县通过新造林和人工促进自然更新等方式,不断加大西黑冠长臂猿食源地建设,有效促进了西黑冠长臂猿种群数量的增长。2020年11月,景东县联合中山大学,对无量山区域西黑冠长臂猿种群数量和分布情况进行了继2001年和2010年后的第三次调查,调查结果于近日通过专家评审并予以公布。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 范朋飞
第三次的调查结果显示,无量山的西黑冠长臂猿种群数量稳中有升,第一次调查是98群,第二次调查是87群,这一次调查的结果显示无量山南涧、景东和镇沅三个县的辖区内一共有西黑冠长臂猿104群,600只左右。

在104群中,有90群位于景东县,11群位于镇沅县,3群位于南涧县。此次调查结果显示,过去十年,在无量山区域没有偷猎发生,专家组同时认为,无量山是全球西黑冠长臂猿种群的重要分布区,在世界长臂猿保护和云南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中占有重要地位。
